自2015年11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来,地方高校转型与应用型院校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新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给予了明确指导。2017年12月27-28日,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怀柔召开“第三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年会”,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基金编号AIAI50008)课题组将“产教融合与应用型院校发展”高端研讨会作为年会重要的分论坛之一,邀请到教育部规划司周天明处长、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探索的本科院校领导、教务处和科技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就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转型与应用型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进行研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郭建如教授担任分论坛召集人。分论坛的主要议题包括如下四方面:“产教融合与应用型科研”、“模块化课程、专业集群与行业学院”、“新工科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智能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产教融合与应用型科研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陈东辉副校长做了“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报告,介绍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应用型科研方面的经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2000年由三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本科院校。到2012年,该校科研经费已突破1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突破20项;2015年,作为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到2017年,该校到款科研经费已突破1亿元,科研与技术开发成为新常态。陈校长认为,科研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就前端的原始创新、中端的技术创新以及后端的产业成果化而言,应用型高校应该聚焦于中端的技术创新,学科链要对接产业创新链。协同创新平台相对于单个的产学研合作具有制度上的优越性,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立起大学—学院—平台三级管理体制,借助于协同创新平台,主动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中,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许昌学院科技处张志立处长介绍了许昌学院在转型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方面校地校企合作与应用型科研的经验。该校紧紧围绕地方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确定与许昌市重点产业链、优势产业链和新兴产业链对接的四个首批重点建设专业群和四个后续培育的专业群。学校专门成立校地合作办公室,负责校地合作事项对接、校企协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自2014年以来,学校投资近1亿元建设工程技术中心,与地方企业合作建设新能源发电、传输网络与控制、先进柔性制造、物联网技术等科技含量高、功能齐全的专业实验室。学校依托优势学科打造高层次科研平台,面向重点产业,先后成立工业机器人、清洁化工等9个协同创新中心和动力电机自动化制造装备、电能质量与智能仪表等13个产学研基地。许昌市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专项资金,支持校企协同创新,依托许昌学院建设了许昌大学科技园,该科技园先后入选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和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基地。2017年11月,许昌学院顺利入选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高校。
皖西学院教务处刘仁金处长以“专业特区、应用型科研和转型发展”为题介绍了皖西学院的经验。该校在2014年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特区”,两次共遴选6个专业,深入探索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三开放、三共建、四合作”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新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用型科研起到强力支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的作用,尤以该校对大别山地区重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典型。皖西学院在石斛产业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支撑起六安地区上百亿的石斛产业,实现了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所长以“科技创新与应用型高校建设”为题,介绍了她所领衔的中国普通高校创新能力检测报告。报告认为,从数据上来看,高等学校正努力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项目价值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最大激励因素;但学校缺乏激励机制是科研成果向教育教学资源转化的最大制约因素。
二、模块化课程、专业集群、行业学院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合肥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始应用型院校建设的高校之一,学习借鉴德国的模块化课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该校的特色。合肥学院蔡敬民书记在分论坛上做了“模块化课程与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报告。他认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在课程体系上要从学科逻辑体系转向技术逻辑体系,要从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转变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不是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高职的区别在于学术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应用型高校应“以专业为导向,以职业或行业所需的知识、技术或技能为中心”,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起来;教学过程应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蔡书记重点介绍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模块课程是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当学生修完某一模块后,就应该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灵活性、可拆分性的特点,比较容易突破学科壁垒,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以专业和职业需要为导向,通过删除、减少、增加、创造,再整合教学内容降低重复率,使教学更有前沿性和专业针对性,目前合肥学院已在22个专业中进行了模块化专业教学的改革。模块化课程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PBL教学法、案例教学、小班教学、真题真做、双元制学习等方式。合肥学院目前已进入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第三阶段,该校已与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大陆集团轮胎事业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国内首次开设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专业班。
专业集群是产教融合项目校中特别强调的建设内容,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既是河北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也是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校之一。李克军处长以该校为案例重点介绍了“产教融合下专业集群建设的模式探索”,从理念、平台、模式、机制、评价和反馈五个方面论述了产教融合下的专业集群建设问题。该校专业集群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以院建群、以核建群和以特建群。所谓以院建群就是以某个与产业对接较紧密的学院为基础建立专业集群;所谓以核建群强调的是以某个或多个专业为核心建立相关的专业集群,如文化旅游类专业集群和绿色生态类专业集群,每个专业集群跨多个学院;以特建群则是以学校的办学特色,如民族类和师范类来建设相应的专业集群。学校希望通过专业集群的建设来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行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在浙江等省,行业学院的发展模式比较突出。浙江树人大学徐绪卿校长认为行业学院是本科高校与行业(或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典型企业)紧密融合,以行(企)业生产链、产品链、技术链和服务链为对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应用型专业学院。他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重点阐释了行业学院的路径探索。浙江树人大学在建设应用型本科的过程中,围绕着当地的八大产业布局,寻求并对接地方核心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根据学科专业资源,抓住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与“双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主动寻找合作,先后与地方行业、骨干企业共同建立树兰国际护理学院、浙江省养老与家政产业学院、山屿海商学院、绍兴黄酒学院等九个行业学院,涉及八大产业布局中的七个产业。徐校长还阐述了行业学院的治理与协同问题,如学校与行业之间的协同、行业学院与传统学院之间的协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等。
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徐可明书记做了“汽车学院与汽车城的互动关系”的报告,介绍所在学院在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的二级学院方面的思考和探索。杭州湾国际汽车产业城拥有国内最先进、产业链最丰富的千亿级汽车产业基地,集聚了上汽大众、吉利集团两大整车企业,中汽技术研发中心华东分中心,以及德国博世、法国佛吉亚等世界500强企业为首的100多家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汽车产值占全省20%,到2020年,汽车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杭州湾汽车学院就坐落在汽车城中,学院的办学目标定位就是建成政产学研“四位一体”,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国内一流的汽车行业特色学院。学校聚焦产业需求,已构建成以汽车工程专业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并与吉利集团等形成紧密的对接关系,打造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实现全程校企协同育人。
三、新工科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新工科是2017年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词,南京工程学院缪国钧处长做了“新工科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报告,他认为应用型本科应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不同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员,如律师、教师、工程师、医师等“师化人才”。南京工程学院的校训是“学以致用”,办学的“初心”是培养一线工程师。现代工程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施的综合创造过程,对一线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工程师要能够综合运用知识,有工程实践的经验,还要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原有的培养规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平台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工程能力都出现了不适应,而破解之道就在于产教融合。南京工程学院力推三大融合:“传统专业与跨界技术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相融合”“单一学习与理论探究相融合”,实施课程结构内容、教学组织形态、育人平台载体的三大改革,把校企结合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保持了较高的水平。2017年,南京工程学院在16个省的录取分数线达到或超过一本投档线。
常州工学院潘雪涛处长分享了常州工学院坚持地方性、突出应用型、建设新工科、着力特色发展的思路。常州工学院以常州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链、十大新兴产业为依托重点打造十大专业群。针对生源的多样化,学校提出培养卓越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复合应用型三种人才,分别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付诸实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实践教学方面形成课内课外协同的“阶梯式”实践育人体系。协同育人作为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以组织、平台、项目、活动为载体,与行业企业、中高职院校、地方政府、海外院校合作,建立“四纵四横”的协同机制,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新工科对培养模式改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的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常州工学院着力提高教学研究的深度、教学建设的高度、教学资源的广度、教学监控的强度,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教学思想国际化和教师发展专业化,以提升教育质量,办出特色,服务地方。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谭晓赟书记介绍了该学院人才培养的模式。该学院由同济大学与26 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组成的联盟(DHIK)合作办学,学院设置有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技术及经济工程等专业。学生在四年中有一年在德国进行专业学习,其中有一个学期是在德国合作高校学习专业课,还有一个一学期是在德国的企业实习,完成毕业论文。该学院非常重视工程能力的培养,学院下一步工作的中心放在高校本科工程教育中最迫切需要改进的工程实践和工程研发能力培养上,把建设一个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实验教学与工程研发中心作为具体的抓手。
四、智能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黄河科技学院副院长杨保成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他所带领的团队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以学生为中心,以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为导向,尝试构建以信息数字化为基础、以数据智能化分析为支撑的一个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便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养质量的达成度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支撑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持续提升。目前杨校长的团队已开发出了相关软件平台,初步建立了学生发展智能支持体系,以激励学生主动成长;初步形成了以质量提升为目的的教学质量监控闭环系统,实现了基于数据分析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决策的功能。
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张振笋对当前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在应用型院校建设中,对课程的理解是最重要的。当前对学情分析存在巨大缺失,他认为应该强调以学定教,激励和驱动学习者自己学习;并指出人际关系互动和丰富多元的课程支持是一个好学校的两个标志,没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就难以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
在上午和下午的报告中,“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组负责人郭建如教授汇报了课题组在过去两年内基于数据和实地调查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显示,转型试点院校虽然办学基础较弱、生源质量较差,但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对于毕业生,尤其是理工科毕业生在专业素养与态度、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影响是显著的;转型能够有效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比例,对于毕业生起薪的提升也有着积极效果。课题组比较了2017年和2016年的调查结果,发现在2016年到2017年间,一些非转型试点的新建设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正在提速。课题组的吴红斌博士还介绍了课题组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毕业生能力素质以及就业影响的机制的探讨。
教育部规划司周天明处长参加了上下午的高端论坛活动,对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论坛分享的精彩案例对实践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性意义;他还对学术界和实践界的转型发展研究提出了新期望,建议相关院校和专家能够撰写和研究一批案例,每个案例都能突出某个转型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思路、解决方法与解决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转型发展的实践。